24848威尼斯

心理卫生

当前位置 :  学工在线 > 心理卫生 >

“早F晚E”——年轻人的心灵感冒

 发布时间 : 2024-06-14 16:20:29      点击:
     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早上醒来,阳光明媚,你觉得自己是超级英雄,准备征服世界。到了晚上,月亮升起,你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忧郁的诗人,思考人生意义,甚至怀疑自己。恭喜你,你已经成功加入了“早F晚E”的心灵感冒大军!

“早F晚E”这个词语的流行起源于演员胡歌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次深夜发文,他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抑郁情绪,使用了“早F晚E”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状态。这种现象不仅在胡歌身上得到了体现,也是许多年轻人共同面临的问题。“早F晚E”指早上喊Fighting,晚上却Emo的现象。用于形容不少年轻人白天越努力,晚上越困惑的现状。明明早上喊着fighting(加油打气)开启元气一天,睡前却容易感到emo(情绪低落),体会不到自我价值,觉得对不起好多人。这种早晨与晚上的情感差异是当代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,一天的精神状态在两极之间反复横跳。
陷入“早F晚E”的心灵感冒,我该怎么办?

首先大家要知道,Emo情绪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,它既非罕见也非束手无策的困境。适当地容忍一定程度的emo,就如同在起跳前做出下蹲的动作,是为自己创造一个缓冲的空间。如果大家能妥善应对,这种情感的沉淀与释放,反而能成为助力大家跨越生活障碍的强大动力。

 

1

表达情绪:情感的流动与沟通

当大家身处“早F晚E”的循环中时,情绪的表达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。想象一下,你每天早上的斗志昂扬与晚上的情绪低落就像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,而如何在这条河流中顺畅地飞行,就取决于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绪表达方式。你可以将自己的感受、想法和困惑都写下来,这不仅能够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,也能够让你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平静。而打电话、哭泣等方式则更侧重于情感的释放和沟通。有时候,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,能够让你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撑,从而减轻心理负担。

 

2

运动休闲:身体与心灵的双重SPA

 

当一天的忙碌过后,大家的身体和心灵都需要得到放松和恢复。这时,运动休闲就成了最好的选择。

瑜伽、太极、公园散步等都是非常适合放松身心的运动。它们不仅能够让大家的身体得到锻炼,还能够让大家的心灵得到宁静。想象一下,在瑜伽的呼吸与舒展中,大家的身体和心灵都仿佛得到了净化;在太极的缓慢与流畅中,大家的烦恼和压力都似乎被化解;在公园的散步中,大家与自然融为一体,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。

这些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大家释放体内的多巴胺,提高兴奋和愉悦的情绪,还能够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与压力。它们就像是给身体和心灵做的双重SPA,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。

 

3

自我认同: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

 

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,大家很容易迷失自我,追逐着他人的脚步和希望。然而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大家的人生也是独一无二的。因此,大家需要学会自我认同,相信自己做的选择就是最适合自己的。

松弛一点,保持沉着,不要过于焦虑和急躁。赶路的人太多了,试着放慢自己的脚步,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栽树种花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不要总是拿自己与他人比较,而是要珍惜自己的独特之处,发挥自己的优势,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。当大家学会自我认同,大家就能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。大家会知道,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大家都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,活出自己的价值。

在这个日新月异、节奏飞快的时代,每个人都仿佛踏上了永不停歇的跑步机,不断地向前冲刺。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,“早F晚E”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,但大家不应被其困住,而应学会调整与管理,为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找到平衡。
生活不只是一场马不停蹄的竞赛,它更是一场关于内心和谐与成长的旅程。每一个清晨的觉醒,都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;每一个夜晚的沉思,都是一次与自我深度对话的契机。当大家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,理解自己的情绪,大家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,让心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栖息之所。
让大家携手共进,不被时代的浪潮所吞噬,而是成为驾驭它的舵手。过好每一天,珍惜每一刻,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色彩与意义。记住,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于外在的成就与拥有,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。当大家学会在忙碌中找到宁静,在压力中找到平衡,大家就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,活出自己的节奏,绽放出自己的光彩。

地址: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
院办:0571-86913866
传真:0571-86910710
邮箱:zjyyc@zjyyc.com

浙ICP备12008174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   技术支撑:亿校云

版权所有 ?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
地址: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
院办:0571-86913866 传真:0571-86910710
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
邮箱:zjyyc@zjyyc.com 浙ICP备12008174号-1
技术支撑:亿校云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