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信箱 / 加入收藏 / 设为24848威尼斯
一、肥胖是如何定义的呢?
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(或)分布异常,通常有以下几种定义方式:
1. 体重指数(BMI):这是一种常用的衡量指标,BMI计算公式为:BMI=体重(Kg) / 身高²(m²)。我国的BMI值范围:18.5~23.9为体重正常,24.0~27.9为超重, ≥28为肥胖,≥30为重度肥胖。
项目 | WHO | 亚洲标准 | 中国标准 |
偏瘦 | <18.5 | <18.5 | <18.5 |
正常 | 18.5-24.9 | 18.5-22.9 | 18.5-23.9 |
超重 | ≥25 | ≥23 | ≥24 |
偏胖 | 25.0-29.9 | 23.0-24.9 | 24.0-27.9 |
肥胖 | 30.0-34.9 | 25.0-29.9 | ≥28 |
重度肥胖 | 35.0-39.9 | ≥30 | ≥30 |
极重度肥胖 | ≥40.0 |
2. 腰围:男性腰围大于90cm,女性腰围大于85cm,也提示可能存在肥胖相关问题。
3. 体脂肪率:通过仪器测量身体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来判断是否肥胖。
二、导致肥胖的因素?
1、饮食习惯:现今社会,食物种类繁多,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饮食是肥胖的主要诱因,“大吃一顿”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。再加上很多人膳食结构不够均衡健康,这就成为了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。
2、情绪因素: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、情绪上的不稳定,不少人也是用“吃”来作发泄。睡眠不足,情绪不稳定,也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。
3、缺乏运动:有专家指出,现在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是现代人吃得多动得少,长时间久坐、缺乏运动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降低,脂肪堆积。全球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10倍,且儿童肥胖具有成长伴随性。
4、遗传因素:当然也有研究显示,人的胖瘦,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%到70%,而剩下的60%到30%是要靠后天的身材管理。
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之外,还有一些导致肥胖的特殊原因,比如病理性的肥胖和药物性的肥胖等等。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来判断了。
三、肥胖的危害有哪些?
肥胖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。根据目前研究,有50余种疾病与肥胖有关,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,形成恶性循环。
1、呼吸系统疾病:肥胖患者的胸壁脂肪堆积,可能会导致咽壁肥厚、软腭肥大、咽腔狭小,使其易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此外,有研究发现,肥胖可以导致哮喘严重程度升高、药物控制欠佳,以及肺功能异常更加明显。
2、消化系统疾病: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,腹腔压力加大,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。同时,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、转运出去,就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。
3、内分泌系统疾病:脂肪细胞会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逐渐具有胰岛素抵抗性,导致血糖调节过程失衡,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。另外,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,间接地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。肥胖女性雄激素分泌增多、雌激素减少,影响卵巢发育,造成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、不孕不育等问题。
4、循环系统疾病:肥胖者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加,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、血管弹性减弱,进而诱发高血压。再加上肥胖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高,从而加重心脏负荷,增加了心脑血管病风险。
5、运动系统疾病:由于肥胖患者的膝关节、踝关节等部位比常人负重更多,所以关节磨损问题严重,更易发骨关节炎。
四、如何预防肥胖?
1、合理饮食
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,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,每周25种;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加工食品的摄入;同时要坚持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;控制饮食,少食多餐,细嚼慢咽;多饮水,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。
2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
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,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减少脂肪堆积。此外,还可以结合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,提高身体的代谢率。“管住嘴 迈开腿”,“吃”与“动”结合起来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便可科学合理地维持体重。
3、规律作息
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黑白颠倒,要养成每天晚上十点钟左右进入睡眠的好习
惯,因为十点到零点之间是身体脂肪静态代谢最旺盛的时段,如果这个时候不进入睡眠就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排毒排脂时间。
4、保持良好情绪
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,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。反之,沉默寡言、情绪抑郁,会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,代谢减慢,加上运动量少,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积。
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,大家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身的体重和健康状况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
3. 体脂肪率:通过仪器测量身体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来判断是否肥胖。
二、导致肥胖的因素?
1、饮食习惯:现今社会,食物种类繁多,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饮食是肥胖的主要诱因,“大吃一顿”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。再加上很多人膳食结构不够均衡健康,这就成为了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。
2、情绪因素: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、情绪上的不稳定,不少人也是用“吃”来作发泄。睡眠不足,情绪不稳定,也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。
3、缺乏运动:有专家指出,现在肥胖的主要原因还是现代人吃得多动得少,长时间久坐、缺乏运动使得身体的能量消耗降低,脂肪堆积。全球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10倍,且儿童肥胖具有成长伴随性。
4、遗传因素:当然也有研究显示,人的胖瘦,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比例为40%到70%,而剩下的60%到30%是要靠后天的身材管理。
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之外,还有一些导致肥胖的特殊原因,比如病理性的肥胖和药物性的肥胖等等。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来判断了。
三、肥胖的危害有哪些?
肥胖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。根据目前研究,有50余种疾病与肥胖有关,而这些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及其治疗过程可能加重肥胖,形成恶性循环。
1、呼吸系统疾病:肥胖患者的胸壁脂肪堆积,可能会导致咽壁肥厚、软腭肥大、咽腔狭小,使其易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此外,有研究发现,肥胖可以导致哮喘严重程度升高、药物控制欠佳,以及肺功能异常更加明显。
2、消化系统疾病:若肥胖者腹部堆积过多脂肪,腹腔压力加大,就易使胃部胃酸及内容物出现反流。同时,由于多余脂肪无法通过肝脏代谢、转运出去,就可能导致脂肪肝的形成。
3、内分泌系统疾病:脂肪细胞会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逐渐具有胰岛素抵抗性,导致血糖调节过程失衡,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。另外,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还会影响激素水平,间接地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。肥胖女性雄激素分泌增多、雌激素减少,影响卵巢发育,造成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、不孕不育等问题。
4、循环系统疾病:肥胖者血液中脂质成分增加,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、血管弹性减弱,进而诱发高血压。再加上肥胖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高,从而加重心脏负荷,增加了心脑血管病风险。
5、运动系统疾病:由于肥胖患者的膝关节、踝关节等部位比常人负重更多,所以关节磨损问题严重,更易发骨关节炎。
四、如何预防肥胖?
1、合理饮食
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,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,每周25种;减少高热量、高脂肪、高糖分加工食品的摄入;同时要坚持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;控制饮食,少食多餐,细嚼慢咽;多饮水,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。
2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
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,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,减少脂肪堆积。此外,还可以结合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,提高身体的代谢率。“管住嘴 迈开腿”,“吃”与“动”结合起来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便可科学合理地维持体重。
3、规律作息
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黑白颠倒,要养成每天晚上十点钟左右进入睡眠的好习
惯,因为十点到零点之间是身体脂肪静态代谢最旺盛的时段,如果这个时候不进入睡眠就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排毒排脂时间。
4、保持良好情绪
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,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。反之,沉默寡言、情绪抑郁,会使生理机能发生紊乱,代谢减慢,加上运动量少,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积。
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,大家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身的体重和健康状况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